缱绻 发表于 2020-7-20 08:22

长知识丨古人的名与字





古人有名又有字,有的还有号。了解古人运用名字的知识,对读懂古书有一些帮助,可以减少一些误解。

《礼记·檀弓》说:“幼名,冠字。”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,由父亲命名。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取字。

古人有在正式命名之前先取小名、乳名的。如刘邦小名是刘季(季一般用来称最小的儿子,但刘邦其实是家中第三子,他还有一个弟弟)。曹操小名叫阿瞒。随意称人小名有侮辱与蔑视的意味。元代雎景臣的散曲《高祖还乡》就称刘邦为刘三。三国时期吴国人为曹操写的传叫《曹瞒传》,《三国演义》中也有人骂曹操就称他阿瞒。

古书上有一名而异文的,如春秋时鲁国季氏的家臣,《论语》写作阳货,《史记》写作阳虎;战国时魏国的李悝,有的也写作李克。这不是一人而二名,而是一名的两种写法,只是因为古时字音相同而用了不同的字来记录。

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,不是随意起的。有的用字来解释名。如屈原,原是他的字,平是他的名,《尔雅·释地》说:“广平曰原。”又如孔子的弟子颜回,字子渊,回是旋转的意思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渊,回水也。”

有的用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取名和字。如孔子的弟子宰予,字子我,予、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。又如周瑜,字公瑾,瑜、瑾都是美玉。也有用意义相反的词来取名和字。孔子的弟子端木赐,字子贡,赐、贡意义相对。曾子的父亲曾点,字皙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点,小黑也;晳,人色白也”,可见点和皙是反义词。元代书法家赵孟頫,字子昂,頫就是俯,昂是仰的意思,俯、仰意义相反。由于时代发展,词义变迁,有些古人的名和字,今天已看不出其中的联系了。

古人的名一般只有一个,但字可有两个,如文天祥,字履善,又字宋瑞。

许多古人的字都有一个“子”字,如伍员,字子胥;冉求,字子有;杜甫,字子美。“子”是男子的美称,这个“子”有时可以省去不用,如可以直接用冉有来称呼冉求。

古人还有在字后加“甫”或“父”的习惯,“甫”也是男子的美称,“父”和“甫”是通用的,如孔丘,字仲尼,又被尊称为“尼父”或“尼甫”。

古人有时以名和字连举,而不称姓,这种情况一般是先称字,后称名。如孔子的先祖孔父嘉,孔父是字,嘉是名;孔子的父亲叔梁纥,叔梁是字,纥是名。

古人在名字的称呼上十分讲究,长幼尊卑有序。《论语》中有一篇孔子与弟子们畅谈理想的文章,孔子问冉求的志向:“求,尔何如?”长称幼,尊称卑,一般直接称其名。而幼称长,卑称尊,则必须称其字。如王安石在《答司马谏议书》中说“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”,君实就是司马光的字,王安石比司马光小两岁,给司马光的信自然只能称他的字。

缱绻 发表于 2020-7-20 08:22

长知识丨穿越千年说“千金”

长知识丨围棋的别名与等级

长知识丨“祸起萧墙”是什么墙

长知识丨为什么中医界被称为“杏林”

长知识丨状元是怎么来的

长知识丨古人为何用“鸿雁”代称书信

长知识丨古人说的“一问三不知”究竟是哪三不知

长知识丨为何将国家称为"社稷"

长知识丨古代学校的日常

长知识丨“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”,弱水指的是什么水?

长知识丨古代“三尺”含义多

长知识丨“书香”并非书的香

长知识丨为什么是“大战三百回合”

扬子江 发表于 2020-7-20 08:45

进来看看名与字

落雪飞花 发表于 2020-7-20 08:50

这个要认真了解一下。。

乐活 发表于 2020-7-20 10:37

好多学问啊,学习了

乐活 发表于 2020-7-20 10:37

多谢分享

蜻蜓 发表于 2020-7-20 11:25

这个不看还真不知道!谢谢Q分享{:10_403:}

马龙 发表于 2020-7-20 11:27

学习一下,名与字的关系。
这已经成系列了。

一往情深 发表于 2020-7-20 11:43

本帖最后由 一往情深 于 2020-7-29 22:38 编辑

“幼名,冠字”是说古人出生三月就可命名,男子要20岁成人举行冠礼时才取字,女子则要到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才给取字。
就是说古人的名有两个部分,名是命名时对身体的称呼,字是成年后代表德行的,“字”通常解释“名”的意义。

现在我们的名字只有相对的唯一性------父母取名以实用,如懂家谱,就可以稍微理解我们的名和字了


热爱生活 发表于 2020-7-20 12:14

现在好像没什么人用字了
页: [1] 2
查看完整版本: 长知识丨古人的名与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