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0-27 22:37
山猫 发表于 2021-10-27 22:24
我也正预备撤呢,回头复咯!回见啦!
早点休息吧,明天还要工作呢。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0-29 09:50
山猫 发表于 2021-10-28 21:46
我觉得看原版好,古文译成现代语文,味道会失掉一大半。
因为风格和文字是密切相关的,看原版意思更准。
...
那你能够品读《史记》全文,你肯定是很有文化修养的人。葡萄高中的时候想品读《东周列国志》的,清朝的书籍,不过很可惜自己的文言文基础不是很好,所以品读了一部分就放弃了,主要无法品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深意。
我看的历史书籍绝大多数是当代作家撰写的书籍,我比较喜欢看历史小说,我看过比较有名的历史小说有《卑鄙的圣人曹操》(一套十本)、《大秦帝国》(一套十一本)、《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》(一套五本)、《武则天:从三岁到八十二岁》(一套六本)和《流血的仕途:李斯和秦帝国》(一套两本)。
山猫兄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长者吧,感觉你很有文化的,不知道你现实生活是一个怎样的人?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1-11 13:23
本帖最后由 愤怒の葡萄 于 2022-2-22 15:13 编辑
山猫 发表于 2021-10-23 12:36
这个葡萄分析的很具体,感觉有见地,我倒是对这些具体的不太了解。
假设能成立的话,诸葛亮也不一定能成 ...
葡萄来对比一下韩信攻取关中之地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。
韩信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号称三秦的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。当时楚霸王项羽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彭城(今江苏徐州),当项羽得知关中之地皆落于刘邦的时候,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。如果项羽自己定都长安的话,估计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。
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开始是非常顺利的,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,主力乘机攻占了天水郡,南安郡,安定郡三郡之地,准确地讲蜀国是想切断雍州和凉州两地的联系,逐个击破。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是非常突然的,但是蜀国可动用的全国兵力也只有十万之众,本人估计参与北伐的也就七八万人。但是魏国的都城是洛阳,与长安是非常靠近的,魏国的军队保守估计有五六十万之众,估计为了保护长安和洛阳,魏军起码出动了二十万到三十万的军队。在双方兵力的比较下,蜀国是远远地少于魏国的。诸葛亮分兵把守各处,令马谡坚守街亭,魏国名将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,导致了蜀军有被抄后路的危险境地了(粮道被断),诸葛亮如果再坚持第一次北伐的话,蜀军将面临正面的消耗战的。蜀国兵力明显少于魏国,拼消耗肯定是不明智的,所以诸葛亮在看大势已去的情况下,最终选择了让北伐大军全军撤退至汉中,蜀国的第一次北伐就以失败而告终了。
如果诸葛亮听取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计,也未必会获得军事上的成功。魏延提议自己亲率5千铁骑奇袭长安,TA的设想是长安守将看见蜀军兵临城下会弃城而逃,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夺取了长安。,这是美好的假设,没有攻城武器,骑兵如何攻城,再说长安算是大都市,城防是非常稳固的。如果就算顺利地占领了长安,那还必须分兵占领长安东侧的潼关,以阻碍魏军的支援和反扑。所以说魏延所提的子午谷奇袭是非常理想化的计策。而在一千多年后的明朝动乱的年代,闯王高迎祥(高迎祥在世的时候,李自成称为闯将)就是兵出子午谷,想偷袭长安,结果被明朝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,道路狭隘,难以施展,所以导致全军溃败,自己被俘。所以诸葛亮不出子午谷是非常有道理的,后世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。
再说蜀汉的骑兵是非常有限的,当时的产马之地是在凉州(魏国的领土,不知道当时云南的滇马质量好不好),蜀国的骑兵是非常少的(个人认为最起码跟魏国相比是数量少的)。诸葛亮建立自己的骑兵部队是非常不容易的,他本人也是比较谨慎的,所以他不想让自己本身有限的骑兵被消耗掉,所以他没有听取魏延的建言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
这是葡萄个人的想法,或许也有很多错误之处。
山猫
发表于 2021-11-20 13:40
愤怒の葡萄 发表于 2021-10-29 09:50
那你能够品读《史记》全文,你肯定是很有文化修养的人。葡萄高中的时候想品读《东周列国志》的,清朝的书 ...
现实中,我就一枚俗人,走街上属于很快淹没众人之中。:)
长者不是,毛头小伙子也不可能,两者之间。这,就如小马过河。
葡萄有毅力也有定力,看书不少。
我现在蛮少看书了,除了有时看点专业资料,因为工作上有要求,知识更新得跟上。
山猫
发表于 2021-11-20 13:53
愤怒の葡萄 发表于 2021-11-11 13:23
葡萄来对比一下韩信攻取关中之地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。
现在来看,诸葛亮的战略是不是很合适?
朱元璋能取得天下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打下应天府之后,有了自己的根据地。
然后,当时群雄并起,谋士朱升给他建议“高筑强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,以此为基础,稳扎稳打,后面也就问鼎了天下。
历史总有相似之处,朱升也是朱元璋三顾茅庐请来的,朱元璋当时面临的情况也是地少人少。
诸葛亮不一定非要急于北伐,因为蜀国毕竟实力不厚,人、财、物方面,都没有优势。
应该继续稳固大后方,先守住和守好自己的地盘再说。
虽然打仗谋略很重要,但他的对手,谋略也不差。
当然,这都是事后的评说了。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1-20 14:01
山猫 发表于 2021-11-20 13:40
现实中,我就一枚俗人,走街上属于很快淹没众人之中。:)
长者不是,毛头小伙子也不可能,两者之间。这 ...
我在2015年到2018年四年间看了点书,绝大多数都是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和一些长篇的历史小说。
你要从事工作的,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书籍,葡萄如果一直上班的话,有可能也要学习很多法律知识的,有可能我会在网上报个法律专业的学习班的。
葡萄一开始以为山猫兄是一个有点年龄的男性,应该有四十五岁了吧。
从你的言语之间还是看得出很有学识的,葡萄最近两年看书不多,前段时间在品读刘艳的《关羽大传》,还是比较冷门的书籍。
还有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品读猫腻的《庆余年》,这书还没有连载完,我买了六本,现在看到第四本。
你算是很有学识的人了,从你的言谈中可以窥伺一二。葡萄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,自己学识和见识也是比较有限的,不算是有什么大才的人。
我对三国真真正正的历史也是了解不多的,陈寿的《三国志》我也没有全文阅读。不过学生时期非常喜欢有关三国的历史和游戏,也看过一些三国历史的纪录片,只能说自己对三国历史人物略有了解,但还是知之不多的。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1-20 14:22
本帖最后由 愤怒の葡萄 于 2021-11-20 14:26 编辑
山猫 发表于 2021-11-20 13:53
现在来看,诸葛亮的战略是不是很合适?
朱元璋能取得天下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打下应天府之后,有了自己 ...
有关于朱元璋的书籍葡萄看得不是特别多的,只看过当年明月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(一套七本,第一本是讲朱元璋本人的)和吴晗老先生的《朱元璋传》。
因为是十几年前看的书籍了,书上的内容很多都已经遗忘了。
但是朱元璋作为中国封建帝国建立者中出身最为低贱的开国皇帝,确实有其过人之处。
但是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功臣,也杀了很多的贪官,TA的性格有点暴虐的倾向,传闻TA长相非常难看(传闻,葡萄没有亲见过,只能通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画像来检验),或许宫廷画师为了讨好朱元璋,把TA画得比较和善慈目。
明朝历史中的皇帝,个人认为可以称为明君的就只有两个半,一个是朱元璋,一个是朱棣,另外半个是万历朝的前半段,不过很多功劳应该算在申时行和张居正身上。
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建立,绝大多数是北方向南完成统一,只有两次是南方向北完成统一,第一次就是明朝的建立,第二次就是近代国民军北伐,但是严格地讲北伐只是进行了一半。可见朱元璋建立明朝的不容易之处。
葡萄作为现代的一个蹩脚的历史爱好者,对朱元璋了解得还是不多的,山猫兄历史知识还是很丰富的,葡萄是自叹不如的。葡萄品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是在2008年,品读《朱元璋传》应该是在2015年,由于长久的时间流逝,很多看过的历史知识也有很多遗忘的。而且葡萄也仅仅看过两本有关于朱元璋的书籍,也是多年前品读过的,很多书中的知识都已经遗忘了。但是在建国初期吴晗老先生的《朱元璋传》手稿曾经让毛主席观阅过,不知道毛主席当时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,不过吴晗老先生的这部《朱元璋传》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事件都是有史实可查的,不像现在很多书籍都撰写了很多野史文料。只能说吴晗老先生治理学问著书是比较严谨的。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1-20 14:39
本帖最后由 愤怒の葡萄 于 2021-11-21 20:24 编辑
山猫 发表于 2021-11-20 13:53
现在来看,诸葛亮的战略是不是很合适?
朱元璋能取得天下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打下应天府之后,有了自己 ...
葡萄没有学过军事,而且古代冷兵器战争和现代战争是有很大的区别的,而且我也没有研究过这些东西。
诸葛亮是蜀国经天纬地的人才,是一个大才之人,不过TA为了完成对昭烈皇帝刘备的托孤承诺,为了完成还于旧都,中兴汉室的目标,不得不先后五次北伐(其实还有一次北伐是魏延主导的,诸葛亮没有指挥参与)。诸葛亮想在有身之年完成北伐的目标,劳心劳累,然而蜀国在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、赵云等悍将亡故之后,就很少有勇冠三军的大将了。
蜀国最终人才凋零,毕竟只有一州之地,无法与拥有九州之地的北魏在全方面战略上产生对抗,毕竟当蜀汉丢失荆州之后,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就已经失去一角了。
这个只能感叹一番了,诸葛亮是一个人,不是神,不过葡萄在学生时期是非常崇拜TA的,当然是受到小时候《三国演义》的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。
还有一个传言,诸葛亮其实是汉献帝刘协假扮的(汉献帝刘协找了个替身假扮自己,自己逃亡到民间),刘协辅佐刘备成为蜀汉皇帝,因为诸葛亮和汉献帝刘协是同年出生的,也都是在54岁去世的,这算得上是一个历史上的巧合吧,只能说这算是一个假设,没有历史依据的,算是一个历史趣闻的谈资吧。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1-20 14:49
本帖最后由 愤怒の葡萄 于 2021-11-20 18:40 编辑
山猫 发表于 2021-11-20 13:40
现实中,我就一枚俗人,走街上属于很快淹没众人之中。:)
长者不是,毛头小伙子也不可能,两者之间。这 ...
葡萄名字里就有一个“毅”字,是我爷爷给我取名的,TA大概希望葡萄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,而且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就是陈毅,TA的名字里也有一个“毅”字。不过现实生活中葡萄不能算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,有时候葡萄做事也是有始无终的。
山猫兄撰写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呢,葡萄文笔也是比较一般的,所写的文章难登大雅之堂。
其实葡萄小学的时候葡萄的母亲曾经买给葡萄三本书的,一本是教怎么写作文的,一本是词典,里面的造句都是非常工整的,还有一本就是历年的高中竞赛获奖作文。大概是由于葡萄以前还算是有点语言天分吧,妈妈给葡萄买了这三本书,可惜葡萄没有好好的研究过,就词典我翻阅了很多页。主要是葡萄小学的时候比较贪玩的,我上课认真听讲,完成作业之后,就基本上都去玩耍了。
葡萄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,山猫兄在现实生活中应该算是一个非常“优秀”的人吧,葡萄倒要向你好好学习一番了。
中午看了你的文章,确实写的不错的,论撰写文章你要强于葡萄呢,希望在论坛里能够和你成为好朋友,希望能在以后的时间里欣赏到你更多的优秀作品。
愤怒の葡萄
发表于 2021-11-20 14:59
山猫 发表于 2021-11-20 13:40
现实中,我就一枚俗人,走街上属于很快淹没众人之中。:)
长者不是,毛头小伙子也不可能,两者之间。这 ...
山猫兄,葡萄感觉有点累了,去休息一会了,咱们有时间再聊吧。葡萄感觉有点劳累了,关掉电脑去休息一会了,88.